2023年財報顯示,葡萄酒行業11家上市、掛牌企業中,過半數實現營收、凈利雙增,個別酒企甚至給出“行業出現見底企穩跡象”的表述。
不過對于此輪市場調整何時結束,業內仍未有定論。2023年,5家上市、掛牌葡萄酒企業的凈利潤下降,6家出現虧損。除受市場環境影響外,訴訟賠償、資產減值等,也令部分酒企業績雪上加霜。面對困境,發力高端葡萄酒、進軍烈酒市場成為行業突圍路徑。
6家企業營收凈利雙增
2023年,張裕、莫高股份、中信尼雅、怡園酒業、王朝酒業、樓蘭酒莊6家葡萄酒企業實現營收、凈利雙增。其中,張裕營收增長11.89%至43.85億元,凈利潤增長24.2%至5.32億元,業績規模遠超其余10家企業之和,行業集中趨勢愈加明顯。
張裕在財報中坦言,2023年葡萄酒市場需求仍然低迷,加之白酒、啤酒等強勢酒類擠壓,市場競爭十分激烈,部分葡萄酒企業經營陷入困境,長期處于虧損邊緣,甚至被市場淘汰,目前行業尚無反轉的明顯跡象。
國家統計局、海關總署數據顯示,2023年全國葡萄酒行業完成釀酒總產量30萬千升,同比增長3.4%;累計完成銷售收入90.9億元,同比增長4.8%;累計實現利潤總額2.2億元,同比增長2.8%。2023年,葡萄酒累計進口量為24.3萬千升,同比下滑25.67%;累計進口金額約77.86億元,同比下滑19.41%。
反映在財報中,2023年有5家葡萄酒上市、掛牌企業凈利潤下降,6家企業虧損。其中,威龍股份凈利潤下降1415.76%至-1.55億元,降幅、虧損額均位列首位;通葡股份、紅酒世界、通天酒業、法賽特酒也迎來不同程度的凈利虧損或下滑。
中國食品土畜進出口商會酒類進出口商分會秘書長王旭偉在2024年春糖葡萄酒主題論壇上表示,從行業周期來看,葡萄酒市場已調整近6年時間,由于形勢復雜,因素眾多,難以準確預測調整結束時間;另一方面,有效需求不足,葡萄酒市場主要集中在存量競爭。國內酒類消費市場尤其是白酒市場的調整,對整體市場產生下行壓力。
1919供應鏈平臺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蔣常宇也在此次論壇上透露,2018年至2023年,尤其是過去兩年間,葡萄酒在1919零售渠道銷售占比顯著下降,比高峰時期下降近三分之二。與此同時,啤酒銷售占比增加1%,白酒銷售增長最為顯著。從品類選擇的角度來看,葡萄酒的市場份額被白酒取代。
訴訟賠償、資產減值拖累業績
除受消費環境影響外,葡萄酒企業虧損還各有原因。莫高股份在業績預虧公告中稱,2023年公司葡萄酒板塊受市場恢復慢等影響仍處于虧損狀態;降解新材料板塊也受市場需求等影響未能扭虧;公司部分資產利用率不高,計提了減值準備。
通葡股份則受到市場環境和訴訟的雙重困擾。2017年,通葡股份原實控人尹兵違規使用公司印章與大連鼎華國際貿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連鼎華”)等四方簽訂借款協議,由尹兵、通葡股份承擔連帶保證責任。大連鼎華后對通葡股份提出仲裁,涉及金額3.063億元。2023年5月,通葡股份收到裁決書,相關擔保雖被裁定無效,但由于在違規擔保事項中存在一定過錯,需在借款方不能清償本息及律師費的20%范圍內向大連鼎華承擔賠償責任。通葡股份已收到法院出具的相關執行通知書,對此計提預計負債,并于2024年4月1日起訴尹兵賠償公司損失,目前案件處于立案前調解階段。
另一方面,因尹兵違規擔保問題,通葡股份2020年8月被實施其他風險警示(ST),公司2020年內部控制審計報告也被會計師出具否定意見。目前尹兵及通葡股份大股東吉林省吉祥嘉德投資有限公司在通葡股份的持股已全部凍結。截至2023年底,通葡股份合并財務報表未分配利潤約為-4.817億元,未彌補虧損金額總額超過實收股本總額的三分之一。
威龍股份之所以成為2023年葡萄酒上市企業“虧損王”,既與葡萄酒收入減少有關,也與公司資產減值有關。2023年業績預告顯示,受自然災害影響,威龍股份對龍湖基地種植的葡萄樹報廢處理約2479萬元。另受進出口政策及公司產品策略調整影響,威龍股份部分原酒、蒸餾酒精因儲存時間過長品質降低,對原酒、自制蒸餾酒精、生產性資產、固定資產計提減值約11019萬元。
此外,會計師事務所還對威龍股份2023年財務報表出具了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理由是煙臺銀行龍口支行2022年10月向法院提出撤銷威龍股份、龍口市興龍葡萄專業合作社、威龍股份原控股股東王珍海簽訂的《以物抵債三方協議》訴訟請求。截至2023年年底,該項抵債取得資產包括生產性生物資產賬面價值約2192.38萬元、固定資產賬面價值約1334.62萬元。截至審計報告日,該案尚未判決,會計師無法就該案件對威龍股份財務報表可能產生的影響獲取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
同樣受資產減值拖累的還有通天酒業。2023年,通天酒業營收有一定幅度增長,但受消費環境影響,其毛利較高的高端葡萄酒銷售占比調低,導致公司毛利率下降近四成,陳舊及滯銷產品庫存計提金額約2018.9萬元。由于人參酒未取得預期銷售成果,通天酒業減少了該產品投放。
加碼高端產品和烈酒市場
面對葡萄酒市場的持續疲軟,不少企業通過提升高端產品占比和拓展烈酒業務尋求突圍。
據《葡萄酒商業觀察》統計,通過近兩年快速擴張,白葡萄酒市場占比已提升至20%左右,出現逆勢增長,桃紅葡萄酒市場占比也在快速提升,白蘭地市場也在不斷擴張。另據中國食品土畜進出口商會酒類進出口商分會數據,自2018年起,烈酒市場份額持續上升,自2021年開始份額已經超過葡萄酒。
威龍股份認為,隨著中國經濟穩步增長與消費升級,消費者對葡萄酒的需求從數量轉向品質、文化內涵及健康生活體驗,因此高端與精品葡萄酒市場具有巨大發展潛力。通葡股份提出開發高端烈酒新品舉措,以豐富產品線,滿足市場及經銷商需求。
早在2019年,怡園酒業就完成收購萬浩亞洲有限公司100%股權,進軍烈酒行業。2023年下半年,其威士忌開始生產,金酒系列產品已發售。2023年,怡園酒業強化高端葡萄酒戰略并加強成本控制,加之餐飲市場復蘇帶動葡萄酒銷量增長,公司業績實現扭虧為盈。
2023年,莫高股份集中資源提升“黑比諾”和“冰酒”兩個核心產品,同時開發白蘭地、起泡酒、養生酒小瓶裝特色產品。公司葡萄酒營收增長97.13%至7332.43萬元,中高檔葡萄酒收入增加87.92%至4471.43萬元。
報告期內,張裕的葡萄酒、白蘭地營收分別為31.39億元、11.53億元,分別增長10.48%、16.35%。對于2024年發展,張裕提出“聚焦中高端、聚焦高品質、聚焦大打拼”策略。其中,“解百納”將開展以宴席為主的營銷推廣;白蘭地將加大“大可雅”和“醴泉”產品的推廣;線上事業部將加大對起泡酒、波特酒、味美思及黃精酒的銷售力度,培育新增長點。
對于葡萄酒行業未來發展,張裕近期接受投資者調研時表示,目前葡萄酒全行業下降趨勢仍未改變,但連續十幾年下跌超乎業內人士想象,有宏觀影響,也有行業企業在市場應對等方面工作不到位的影響。隨著消費復蘇,葡萄酒市場“蛋糕”肯定會進一步做大。
《葡萄酒商業觀察》總編輯楊征建在2024年春糖論壇上表示,白酒自2012年起進入調整周期,2015年至2016年開始復蘇,并持續至2022年下半年的新一輪調整,大約經歷7年的產業上升期。而葡萄酒自2017年起進入下行周期,至2023年仍在持續下行,尚未觸底。在白酒市場頂部時期,許多人非理性涌入市場,包括一些葡萄酒從業者轉而投資白酒,這種跟風行為可能導致一段時間內的市場泡沫。當前葡萄酒市場處于底部,但仍需保持樂觀態度。
新京報首席記者 郭鐵
編輯 李嚴
校對 陳荻雁